​趣说雅州|传承千年的“跩花灯”,为何被称为四川傩戏的“活化石”?

🏰 日博best365 📅 2025-09-07 07:18:58 👤 admin 👁️ 9543 👑 434
​趣说雅州|传承千年的“跩花灯”,为何被称为四川傩戏的“活化石”?

黄刚/摄

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整理

10月27日,在2021第七届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微电影大赛中,雅安市芦山县本土文化题材微电影《花鼻子》获得五个奖项。

电影由芦山花灯非遗传承人裴体文主演,讲述了一位75岁的“花鼻子”老艺人杨林志的故事。因为上了年纪,身边的人都不支持杨林志继续表演,但他一直放不下几十年的角色。直到有一次机会,杨志林带队传授花灯技艺,让芦山花灯得以在青年一代传承。

芦山花灯属于四川地方灯戏,当地俗称“跩花灯”,2006年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黄刚/摄

现存芦山县的国家重点文物汉碑《樊敏碑》记载,“季世不祥,米巫凶虐。续蠢青羌,奸狡并起,谄附者众”。说明汉代时期,该地区已经有了与祭祀礼仪相伴的傩戏(庆坛)。根据清朝乾隆年间的《芦山县志》,芦山花灯在北宋时期就已兴盛。在北宋的“八月彩楼会”中,芦山花灯就是其中的演出节目。因此,民俗专家认为,芦山花灯兴起于汉,盛行于宋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

在芦山花灯的表演中,除了乐队和帮腔,主要角色有两人,一是丑角(俗称“花鼻子”或“三花脸”),一是旦角(俗称“幺妹子”)。表演中,他们的眉眼、身段、步法、念白、唱腔等仍具有过去傩戏的影子。“傩中有灯,灯中有傩”,芦山花灯也因此被称为研究四川傩戏的“活化石”。

也有学者认为,芦山花灯是在民族融合交往的过程中诞生。2000多年前,芦山是古青衣羌国的治所,后来秦灭巴蜀,汉人与少数民族在这里有所往来,让芦山成了“民族走廊”。

芦山花灯的表演中,融合了多种民族风情。其中的“花鼻子”(丑角),不但反穿皮袄,还斜挎半边膀子。反穿皮袄是羌族习俗,斜挎半边膀子则是藏族穿着,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本地方言,让一场表演融入三种民族风情。

花灯演员通常都是地道芦山人,因此表演中有许多方言土语、歇后语、大实话,诙谐机趣、通俗易懂。演出不择场地,广场、院坝随处可演。伴唱的乐器也很简单,除了二胡必不可少,锣、鼓、唢呐均可不要。

现在,芦山花灯常常走进乡村、社区和学校,仍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艺术。近年来,芦山花灯的内容更加丰富,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,从基本舞步中提炼出了“集体跩花灯”表演,把古老艺术变为群体表演。“集体跩花灯”步履轻盈、姿态优美,配上极具地方特色的花灯曲调,群众的参与性极强。

皇家推荐

支付宝交电费最便捷的四种方式详解
365bet现场走地盘

支付宝交电费最便捷的四种方式详解

📅 07-22 👁️ 2131
熊猫看书APP进行书架风格设置的方法
365bet现场走地盘

熊猫看书APP进行书架风格设置的方法

📅 08-15 👁️ 1868
正在阅读:酷狗怎么拼接音乐 酷狗音乐拼接音乐的教程酷狗怎么拼接音乐 酷狗音乐拼接音乐的教程
没有网络怎么重装系统:离线安装步骤详细解析
365商城怎么下载

没有网络怎么重装系统:离线安装步骤详细解析

📅 08-11 👁️ 4186
简·爱一生中的五个主要阶段简述
365商城怎么下载

简·爱一生中的五个主要阶段简述

📅 07-11 👁️ 9898
14 款顶级财务管理软件
日博best365

14 款顶级财务管理软件

📅 07-03 👁️ 19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