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的原始出处

大家都知道一句: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现代的解释就是,性质相同的东西属于一类,品格相似的人会聚在一起。
这句话的原始版本出自《易经·系辞》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”。
《易经》中的“方”是指“四面八方”。这个概念是基于后天八卦方位而言,八个卦中每一个卦,指代一个方向、地域或范围。
那些刚健的、遥远的、尊贵的都聚集于天上;相对于天上,那些聚集在地上的就是柔的、低下的、卑的和贱的,同一类的属性的物质会聚在一起。
比如说,江南人杰地灵,人多温婉,精明善谋,有江南烟雨,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,造就了吴侬软语,故东南多离巽之卦,靓丽和柔美;西北乾卦位,地域辽阔,烈马刚健,自古就民风剽悍,是多个政治权利发祥之地。这些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生于斯长于斯,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感受到什么样的气,成长为具有那些气韵、品格的人。这些就是“方以类聚”。
“物以群分”。看那些生长在黄土地上的植物跟生长在湿地沼泽地带的植物,物种上会有所不同。热带的植物多是阔叶类,叶片薄而大,有利于蒸发。沙漠中的仙人掌,猴面包树等,叶片肥厚,或者叶子退化成为针,就是为了减少水分流失,保存维持生命的足够水分。这些都是物种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,适者生存。
人也是会分群的,按照种群分为黄种人、蒙古人、高加索人等等;按照宗教分,有基督教徒、佛教、伊斯兰教等等,这就涉及到了“人以群分”。
按照民族分,有汉族、回族、藏族、蒙古族等等,不同民族也是不同的群体。
有了人类社会,就有了许多个族群和团体,每个团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诉求。各个宗教所信奉的神明不同,各个地域连喜欢的食物也不同,这里要牲畜草原,那里要稻谷小麦,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团体的诉求之间的差异会产生纠葛和纷争,就会带来战争和杀戮。比如二战中德国法西斯以最优种族的日耳曼人自称,屠杀他们看来的低等人种犹太人。这就是“吉凶生矣”。
有一种对夫妻的说法叫做“夫妻相”,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夫妻二人的长相有诸多相像的地方,或者二人很神似,其实,这里面还包含有夫妻二人人格和品行方面的因素。
如果一个女人温柔、善良、有涵养、勤劳,他和丈夫的关系和谐,家庭温馨幸福,那么他的丈夫一定也会是有责任心、有担当、勇敢善良的人;相反,如果一个女人蛮横、粗鄙、懒惰、无知,她所能相处在一起的男人也会和她是同样的品性,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”,因为他们就是同类型的人,只有相似的人才会聚在一起。
所以,现在的许多女生都想找到品位高、有教养、有责任心的男朋友,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的善良、知性、自强,这样,与你一样优秀的男生就会闻香而至。相反,如果有谁感觉自己婚姻不幸,却把责任都推给对方,那就要多反思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。
古人观天俯地,探讨宇宙自然,揭示出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,把人生的富贵荣辱和自然变迁联系起来,把宇宙自然的转变之情和人生修为联系起来。世间万物的根本就在那里,智慧的光就在那里,只待我们孜孜以求,不断探索。